学术成果:
论文
-
[1] 何云峰. 自我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
[2] 何云峰.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条进路:文化学马克思主义及其方法论形态刍议. 学术界,2007.
-
[3] 何云峰. 和谐是统一战线的哲学基础.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
-
[4] 何云峰.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开拓,2007.
-
[5] 何云峰. 论个人自由的四个领域和三个维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
[6] 何云峰. “知识”与“真知识”概念新探.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
-
[7] 何云峰. 大学生宗教观念研究. 《科学、信仰与文化》(高惠珠王建平主编),2007.
-
[8] 何云峰. 学术治理思维该换脑了.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2006.
-
[9] 何云峰. 现代心理学对传统认识论的“终结”.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
[10] 何云峰. 学术治理思维该换脑了. ,2007.
-
[11] 何云峰. 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探索. ,2007.
-
[12] 何云峰. 现代心理学对传统认识论的“终结”. ,2006.
-
[13] 何云峰. 马克思的“个人自由”观探索. 浙江社会科学,2006.
-
[14] 何云峰. 培养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须以马克思劳动幸福观为根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
-
[15] 何云峰. 关于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氛围的制度思考. 社会科学,2015,无(3):131-140.
-
[16] 朱庆跃(博士后),何云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化保守主义挑战的回应.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5-13.
-
[17] 何云峰. 论政府官员作为示范性群体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梦,2014.
-
[18] 何云峰.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3):1-10.
-
[19] 朱庆跃,何云峰. 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玄学派挑战的回应——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玄学派挑战的回应. 江淮论坛,2014,无(6):45-49.
-
[20] 何云峰. 建立和完善教育伦理与教师道德的中介架构. 探索与争鸣,2014,无(4):22-24.
-
[21] 何云峰. 高考改革是有关教育制度顶层重新设计的契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
-
[22] 何云峰. 培育青年人的核心价值观须以马克思劳动幸福观为根基. 青年学报(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无(4):7-12.
-
[23] 何云峰. 群众路线与优良作风的辩证统一. ,2014.
-
[24] 何云峰. 人类劳动的价值意蕴. ,2014.
-
[25] 何云峰.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 ,2014.
-
[26] 何云峰. 浙大“10万+”新规是一条怎样的鲶鱼. 解放日报,2017,0(0):第14版.
-
[27] 何云峰. 简析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上). 工会理论研究,2017,0(1):2-9.
-
[28] 何云峰. 简析李大钊的劳动幸福理论(下),《》2017年第2期. 工会理论研究,2017,0(2):20-24.
-
[29] 何云峰. 从体面劳动到自由劳动——对中国“劳动”之变话题的再探讨. 探索与争鸣,2015,无(12):53-58.
-
[30] 何云峰.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散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3):5-12.
-
[31] 何云峰. 警惕社会达尔文主义撕裂中国. 探索与争鸣,2016,无(9):96-101.
-
[32] 何云峰. 从体面劳动走向自由劳动. ,2015.
-
[33] 何云峰. 深入社会现场,方能解决“真问题”. 解放日报,2016,无(无):第10版.
-
[34] 何云峰.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着重推进四个转变. ,2016.
-
[35] 何云峰. 真正的大国思维:拒绝霸权,开放包容. 解放日报,2016,无(无):第9版.
-
[36] 何云峰. 教师道德: 期待与角色定位. 伦理学研究,2015,无(4):88-93.
-
[37] 何云峰. 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 探索与争鸣,2017,0(10):107-111.
-
[38] 何云峰. 尊重劳动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解放日报,2017,0(10版):第10版.
-
[39] 何云峰. 人工智能不只是带来失业挑战. 解放日报,2017,0(0):第10版.
-
[40] 何云峰. 何云峰: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江汉论坛》2017年第8期,第页。. 江汉论坛,2017,0(8):49-53.
-
[41] 何云峰. 人类解放暨人与劳动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 江淮论坛,2017,0(1):12-18.
-
[42] 何云峰.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续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3):11-18.
-
[43] 何云峰. 关于劳动人权的四个理论视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4):34-41.
-
[44] 何云峰. 何云峰:尊重劳动是当代青年必备的基本品格. 青年学报,2017,0(3):24-29.
-
[45] 涂建新,何云峰.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劳动幸福感.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29(1):134-137.
-
[46] 何云峰. 不超越人类智能何以产生人工智能. 理论经纬2016,2018.
-
[47] 何云峰. 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当代诠释和时代价值——再论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5):30-39.
-
[48] 何云峰.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超越.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6):9-13.
-
[49] 何云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的理论创新. 江西日报,2018,0(0):B03版头条.
-
[50] 何云峰. 基于劳动幸福构筑社会主义精神. 社会科学家,2018,--(12):3-8.
-
[51] 何云峰. 论劳动幸福权. 社会科学家,2018,--(12):8-14.
-
[52] 何云峰. “让劳动本身成为享受”何以可能. 探索与争鸣,2019,--(7):66-73.
-
[53] 何云峰. 从马克思的劳动幸福理论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建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1):26-51.
-
[54] 何云峰.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重维度及其辩证关系--兼析《资本论》中劳动辩证法的革命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2):55-61.
-
[55] 王绍梁,何云峰.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批判与颠倒——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 财经问题研究,2019,--(9):12-21.
-
[56] 何云峰.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青年学报,2019,--(1):6-11.
-
[57] 薛峰,何云峰.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诠释的三个维度. 重庆社会科学,2019,--(9):61-69.
-
[58] 朱丹,何云峰. 工作时间限制:劳动价值保护的视角. 工会理论研究,2019,--(3):4-11.
-
[59] 何云峰. 论社团监管之价值目标选择与优化——基于劳动幸福理论视角的分析. 湖湘论坛,2019,--(4):32-40.
-
[60] 何云峰.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尊重劳动的制度建设成就概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4):1-8.
-
[61] 何云峰.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新解读--“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起源与变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6):49-60.
-
[62] 何云峰. 黑格尔劳动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形成及其应有——基于后黑格尔的批判性视角. 学术交流,2019,--(6):23-39.
-
[63] 何云峰.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两重维度及其变成关系——兼析《资本论》中劳动辩证法的革命意义. ,2019.
-
[64] 何云峰. 人类相互和解的必要性、主要障碍和共识基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哲学思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无(4):156-161.
-
[65] 李晓霞,何云峰. 从资本逻辑走向人本逻辑:追求劳动幸福. 改革与战略,2020,36(11):1-8.
-
[66] 薛峰,何云峰. 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与劳动发展.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1):208-212.
-
[67] 朱丹,何云峰. 工作时间规制:劳动价值保护的视角. ,2019.
-
[68] 何云峰. 论劳动幸福的四个观测维度及其辩证关系.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33-41.
-
[69] 何云峰.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新解读——“资本—劳动”权力关系的起源与变革. ,2020.
-
[70] 何云峰. 劳动幸福观测维度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省际比较的视野. 求索,2020,无(4):81-90.
-
[71] 何云峰. 学术发表中同行评议的伦理基础.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42-148.
-
[72] 何云峰. 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 思想理论教育,2020,0(6):10-15.
-
[73] 何云峰. 劳动幸福权:通过劳动创造兑现的人之初始权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46-54+172-173.
-
[74] 何云峰. 劳动精神的主体性阐释. ,2020.
-
[75] 朱丹,何云峰.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地位、内容及其实践路径——第五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云梦学刊,2021,42(2):40-48.
-
[76] 何云峰. 基于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劳动幸福问卷”设计及其信效度检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6):35-43.
-
[77] 朱丹,何云峰. 马克思正义概念的两种规定与时代解读——以“劳动幸福”为理论进路. 宁夏社会科学,2021,无(2):13-21.
-
[78] 何云峰. 鲍德里亚缘何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6):26-36.
-
[79] 何云峰. 劳动教育何以在智能时代增进劳动幸福.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6.
-
[80] 何云峰. 大学独立精神的溯源、表征及其实现路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3):83-90.
-
[81] 何云峰. 新时代“打工人”背后的奋斗与坚韧. 人民论坛,2021,无(10):44-47.
-
[82] 何云峰.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 社会科学辑刊,2021,0(6):26-34.
-
[83] 何云峰. 论翻译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当代外语研究,2022,0(2):30-34.
-
[84] 何云峰. 劳动精神的四个层次及其辩证关系.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0(1):84-89.
-
[85] 何云峰. 劳动精神的四个层次及其辩证关系. ,2022.
-
[86] 何云峰. 鲍德里亚缘何误解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2022.
-
[87] 何云峰. 劳动内生动力与共创美好生活.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5-13.
-
[88] 何云峰. 西部地区高度教育三大发展战略. 现代大学教育,2022,0(2):26-29.
-
[89] 何云峰. 论“劳动幸福”何以可能——兼对劳动幸福理论若干争议的回应. ,2022.
-
[90] 何云峰. 劳动二重性矛盾运动如何推动劳动幸福程度的持续提升. 理论探讨,2022,0(4):121-127.
-
[91] 何云峰. 美好生活、民生保障与劳动幸福权的最大化实现. 学术月刊,2022,54(2):79-90.
-
[92] 何云峰.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之五大任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0(4):37-42.
著作
-
[1] 何云峰. 劳动幸福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
[2] 何云峰. 理论经纬2015. 黄山书社, 2017.
-
[3] 何云峰. 理论经纬2016.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4] 何云峰. 劳动哲学研究第1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
[5] 何云峰. 劳动哲学研究第3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
-
[6] 何云峰. 劳动哲学研究第2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
科研项目
-
[1] 何云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其它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下的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探索,结题.
-
[2] 何云峰.校德育实践专项:校德育实践专项课题,结题.
-
[3] 何云峰.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
-
[4] 何云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结题.
-
[5] 何云峰.人事部:关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实证研究,结题.
-
[6] 何云峰.校级一般项目:国际非政府组织介入我基层选举的双重作用及对策研究,在研.
-
[7] 何云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一般项目):进化认识论与知识经济社会,结题.
-
[8] 何云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解读撰写,在研.
-
[9] 何云峰.:社联2019年度推介论文项目,在研.
-
[10] 何云峰.:2020年度论文推介,在研.
-
[11] 何云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在研.
-
[12] 何云峰.:2021年度论文推介项目,在研.
-
[13] 何云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系列研究专项,在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