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968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世界中古史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导师朱寰)、博士学位(导师朱寰)。 1994年6月-2016年6月,先后任吉林电视台编导、记者、制片人,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吉林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副主任,吉林省北方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处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处长兼电视剧处处长。1997年7月晋升编辑职称(中级);2001年1月破格晋升主任编辑职称(副高);2006年1月破格晋升高级编辑职称(正高)。 2016年6月到高等教育系统工作,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学博士生导师、新闻学硕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科带头人,上海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2017年12月-2020年11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学者”教学名师(新闻传播学);2018年2-3月在中央党校第80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2018年9月-2019年9月国家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历史、语言与文化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理论研究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 主持的普通本科课程《新闻学概论》先后被认定为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上海高校课程思示范课程,领衔的普通本科课程《新闻学概论》教学团队被认定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出版《十八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字传媒研究》《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中国电视节目形态通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研究》《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史论》《中国乡土电影史论》《新闻 形态 乡土——孙宝国广播影视自选集》《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文明共生现象研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公元1922年)》等专著11部、教材《电视节目概论(第二版)》、译著《文字的故事:从结绳记事到未来文字》,主编“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与传媒转型丛书”,参编《世界战争通鉴》《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理论与方法》《传媒理论先锋》《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新时代的艺术学: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论文精选集》。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CSSCI论文40余篇。 70余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其中电视节目编排《吉林新闻联播(2001年7月1日)》、论文《广电传媒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论文《“三农”元素开发与农村电视内容服务体系构建》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20359953.html;《新闻学概论》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01387018.html;《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纪录片》《广播电视概论》等。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世界文明史与跨文化交流等。 一、硕士学位论文 孙宝国:《查理曼帝国形成原因初探》,东北师范大学,1994年(导师:朱寰先生) 二、博士学位论文 孙宝国:《十八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导师:朱寰先生) 三、发表论文 (一)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集)刊 1.孙宝国:《试论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和实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8期 2.孙宝国:《论古登堡活字印刷术及其历史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3.孙宝国:《古代罗马社会新闻史简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孙宝国、郭丹彤:《论纸莎草纸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5.孙宝国:《试论区域性电视元素的内涵与价值》,《电视研究》2006年第9期 6.孙宝国:《区域性电视节目元素与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9期 7.孙宝国:《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 8.孙宝国:《广播电视节目和谐元素开发与和谐舆论环境营造》,《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4期 9.孙宝国:《广电传媒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2期 10.孙宝国:《增强中国广电传媒影响力的主要路径》,《新闻战线》2008年第2期 11.孙宝国:《试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方式》,《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 12.孙宝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 13.孙宝国:《试析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新闻战线》2009年第1期 14.孙宝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分析》,《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15.孙宝国:《电视节目三大概念》,《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 16.孙宝国:《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17.孙宝国:《浅析吉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现象》,《中国电视》2010年第11期 18.孙宝国:《试析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特征》,《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9期 19.孙宝国:《强化的文化自觉意识——吉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十年回顾》,《中国电视》2013年第2期 20.谢荣、孙宝国、黎达文:《新媒体背景下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1期 21.孙宝国、吴瑕:《央视“中国梦”报道的传播诉求与议题设置——以“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专栏为例》,《电视 研究》2014年第1期 22.孙宝国:《贴近生活 扎根田野——吉林省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经验谈》,《电视研究》2014年第8期 23.孙宝国:《吃透政策 学习借鉴 统筹兼顾——关于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的思考》,《电视研究》2015年第11期 24.孙宝国:《“走转改”的示范性价值和制度化构建》,《电视研究》2016年第8期 25.孙宝国:《论央视“感动中国”叙事方式的本体价值》,《中国电视》2016年第11期 26.孙宝国:《看似寻常最奇崛——央视系列报道“榜样的力量”赏析》,《电视研究》2016年第12期 27.孙宝国:《试析乡土影视剧的发展脉络与形态特征》,《当代电视》2016年第12期 28.孙宝国:《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信息传播活动考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29.孙宝国:《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政治生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 30.孙宝国:《成绩斐然 困惑犹在 前路可期——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扫描》,《中国电视》2017年第9期 31.孙宝国:《植根筑魂 创新创优——试析央视“走基层•蹲点日记”的标本价值》,《电视研究》2017年第10期。 32.孙宝国:《阿玛纳时代叙巴城市国家的兴衰》,《新史学》第19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 33.孙宝国:《媒体融合时代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创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34.孙宝国:《信使: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的跨文化传播者》,《现代传播》2018年第3期 35.孙宝国:《媒体融合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境界——以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道为例》,《电视研究》2018年第4期 36.沈悦、孙宝国:《“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探析》,《中国编辑》2018年第6期 37.孙宝国:《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国际经济交往体系述略》,《新史学》第21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 39.孙宝国:《试析晚期青铜时代的东地中海世界朝贡体系》,《新史学》第22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 38.沈悦、孙宝国:《“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梦的多维建构与全球想象》,《云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40.孙宝国:《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跨境移民活动考略》,《史林》2019年第2期 41.孙宝国、沈悦:《以“污名”为视角探究中国形象的生成与传播机制——兼论“中国威胁论”与“中国梦”的话语博弈》,《东岳论丛》2019年第8期 42.沈悦、孙宝国:《媒介治理视域下“一带一路”的国家形象认同建构》,《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10期 43.孙宝国、刘然:《以事实定准 靠情感平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新闻抖音号舆论引导研究》,《电视研究》2020年第10期 44.孙宝国:《东地中海共同体视域下埃及对外交往文献述评——从阿玛纳时代至希腊化时代(前1361-前332年)》,《新史学》第29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22年) (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非CSSCI部分] 1.孙宝国:《嘉宾一样是“传者”》,《新闻战线》2010年第3期 2.孙宝国:《为民抒写 为民代言 为民立传——吉林影视剧创作研讨会综述》,《电影文学》2014年第17期 3.孙宝国:《两台合并 台网联动 制播分离——2014年中国广电体制机制创新盘点》,《新闻战线》2015年第3期 4.孙宝国:《乡土电影概念辨析与历史分期》,《电影文学》2015年第3期 5.孙宝国:《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长影乡土电影创作薪火相传》,《电影文学》2015年第6期 6.孙宝国:《本土情结 家国情怀——台湾乡土电影创作扫描》,《电影文学》2015年第20期 7.孙宝国:《抗战时期乡土电影的特点》,《青年记者》2015年第28期 8.孙宝国:《试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四个时期》,《新闻战线》2016年第13期 9.孙宝国:《产业时代乡土电影的文艺政策与形态特征》,《青年记者》2016年第24期 (三)其他国内外公开发行期(集)刊报刊文集 1.孙宝国:《查理曼加冕历史真相之再思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2.孙宝国:《浇铸情感 传承文化 超越自我 回归心灵——探寻“回家”的脚步》,《南方电视学刊》2004年第6期 3.李伦、孙宝国:《论广电产业化与集团化的关系》,《世界广播电视》2005年第1期 4.孙宝国:《试论中国数字化电视的发展路径》,《世界广播电视》2007年第2期 5.孙宝国:《浅析中国广电数字化的误区与对策》,《声屏世界》2007年第3期 6.孙宝国:《电视服务节目的基本元素与主要形态》,《视听》2008年第9期 7.孙宝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定义与元素》,《东南传播》2008年第11期 8.孙宝国:《“三农”元素开发与农村电视内容服务体系构建》,《视听》2008年第11期 9.孙宝国:《数字时代的电视节目形态创新》,《视听界》2009年第1期 10.孙宝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声屏世界》2009年第1期 11.孙宝国:《娱乐 娱乐化 娱乐文化辨析》,《声屏世界》2009年第10期 12.孙宝国:《娱以载道——也谈电视娱乐化与电视娱乐文化》,《视听》2009年第12期 13.孙宝国:《版权营销:节目创收致胜之道》,《视听界》2010年第1期 14.孙宝国:《试析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动画新视窗》2010年第2辑 15.孙宝国:《试析电视电影的概念与特征》,《视听》2010年第10期 16.孙宝国:《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视听界》2011年第1期 17.孙宝国:《电视栏目短剧节目形态简论》,《东南传播》2011年第1期 18.孙宝国:《早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简析》,《视听》2011年第3期 19.孙宝国:《电视纪录片主要特征简析》,《声屏世界》2011年第5期 20.孙宝国:《电视新闻调查特征与源流考》,《南方电视学刊》2011年第5期 21.孙宝国:《电视广告节目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特征》,《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6期 22.孙宝国:《“文革”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简析》,《视听》2011年第9期 23.孙宝国:《娱以载道 共创和谐》,求是理论网,2011年10月19日 24.孙宝国:《影像版简明长白山通史》,《吉林日报》2011年11月1日,第8版 25.孙宝国:《电视动画片的基本特征》,《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 26.孙宝国:《电视消息的定义、特征与源流》,《今传媒》2011年第12期 27.孙宝国:《风光自然人文——试析长白山题材纪录片的三重境界》,《新长征》2012年第3期 28.孙宝国:《兴盛时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特征和局限》,《声屏世界》2012年第7期 29.孙宝国:《宛如平常一段歌——献礼剧“长白山下我的家”赏析》,《吉林日报》2012年9月14日,第5版 30.孙宝国:《试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社会角色》,《新长征》2012年第11期 31.孙宝国:《宛如平常一段歌——献礼剧“长白山下我的家”赏析》,《声屏世界》2013年第3期 32.孙宝国、吴瑕:《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主义倾向》,《视听界》2013年第4期 33.孙宝国:《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吉林省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十年回顾》,《新长征》2013年第6期 34.孙宝国、吴瑕:《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发展路径探析》,《今传媒》2013年第6期 35.孙宝国、吴瑕:《节目化时期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视听》2013年第6期 36.孙宝国、吴瑕:《栏目化时期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视听》2013年第7期 37.孙宝国:《频道化规划起步时期的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视听》2013年第9期 38.孙宝国、高琼:《频道化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视听》2013年第10期 39.孙宝国、高琼:《频道化全面提升时期的中国电视对外宣传》,《视听》2013年第11期 40.孙宝国、吴瑕:《微记录大境界——“身边发现”对道德建设类节目的创新启示》,《南方电视学刊》2013年第6期 41.孙宝国:《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声屏世界》2014年第9期 42.孙宝国、邴新花:《吉林省儿童影视作品及出版物发展情况综述》,《视听》2014年第11期 43.孙宝国、邴新花:《吉版纪录片呈现强劲振兴势头》,《视听》2014年第12期 44.孙宝国:《试析吉林广播剧的三个发展时期》,《中国广播》2015年第1期 45.孙宝国:《试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分类和分期》,《声屏世界》2015年第10期 46.孙宝国:《左翼时代乡土电影简论》,《视听》2015年第11期 47.孙宝国:《市场时代乡土电影简论》,《媒体时代》2015年第12期 48.孙宝国:《革命时代乡土电影简论》,《视听》2016年第1期 |